首页 > 墓地资讯 > 墓园文化 >上海墓地 行业动向 | 2023年殡葬服务业发展趋势浅析

上海墓地 行业动向 | 2023年殡葬服务业发展趋势浅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殡葬消费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从众心理向突出时代化、个性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而目前殡葬服务模式和经营模式落后,市场混乱,传统的殡葬服务已很难适应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殡葬改革的步伐让殡葬业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方向。

 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7.9万家殡葬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辽宁、山东等地。其中江苏殡葬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达6086家,辽宁、山东位居第二和第三,殡葬相关企业分别为5431家、5117家。此外,河北、黑龙江、安徽、湖北殡葬相关企业数量超4000家。

 殡葬服务牵涉千家万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是民生建设的重要一环,未来的发展更需要全方位的思考,是关乎生死的大命题,需要理性的规划和执行,因为它肩负着人们情感的传递,更肩负着民族文化灵魂的传承。殡葬业正在发生的变革,和即将发生的变化,昭示着积极倡导多元殡葬服务新理念、提高对科学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对人基本权利的尊重是何其重要。

具体城市来看,上海殡葬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大2211家。重庆、北京位居第二和第三,殡葬相关企业分别为1937家、1664家。保定、沈阳、哈尔滨殡葬相关企业超1000家。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6年中国殡葬服务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近年来,殡葬也作为一项特殊的服务体系融入社会,为广大的群众所接受。在消费能力显著提高的今天,人们的需求水涨船高,传统、简陋、生硬的丧事办理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我国拥有超过14亿多人口,每年有1000多万具遗体等待服务,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目前我国的殡葬服务机构设置远未达到平均水平,无法满足群众各层次的需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的规模扩大,新建城市和沿市区边缘地区人口的迅速膨胀,加剧了殡葬管理和丧事需求矛盾。

据民政部2021年数据,全国共有殡葬服务机构4373个,其中殡仪馆1774个,殡葬管理机构815个,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1673个。与之相对的是,我国的死亡人数、火化遗体数、火化率却在逐年上升。

目前中国殡葬服务机构构成主要有:殡仪馆、殡葬管理机构、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和其他机构。其中殡仪馆占比最重,为40.6%,占比第二的为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为38.3%,殡葬管理机构占比第三,为18.6%,其他机构占比2.5%。

中国2020年殡葬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为2577亿元,同比2019年上涨2361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114亿元。进入后疫情时期,传统殡葬行业正迎来创新窗口期;而在科技赋能之下,殡葬领域的想象空间也在逐步扩充。

我国未来殡葬发展的方向,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从21世纪初,殡葬改革出现了新的困难和挑战,“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公益殡葬与暴利殡葬”“火葬生态与土葬生态”“传统殡葬与现代殡葬”等突出矛盾频发,殡葬改革似乎走到了面临重要抉择的十字路口。

未来,是关系到民生建设、民俗改革、文明进步、人民利益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问题上,容不得半点犹豫。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每年死亡人数也将呈现增长的态势,这将为殡葬行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及需求。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人均殡葬支出也将不断提高,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 字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