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墓地资讯 > 墓园文化 >上海古园墓地:开学第一课,我们和孩子一起分享“感恩与奉献”

上海古园墓地:开学第一课,我们和孩子一起分享“感恩与奉献”

上海古园墓地:开学第一课,我们和孩子一起分享“感恩与奉献”

    9月,伴随着全国各地学校纷纷开学,网络上掀起“开学第一课”热门话题探讨的热潮。这波热潮同样漫延到了上海古园墓地。 9月7日,历经长时间的策划和筹备,古园墓地“启明星”志愿者团队进入奉贤五四学校进行生命文化教育宣讲,开启了“启明星”生命文化教育进校园的第一课。

    因时间临近“教师节”,此次生命文化教育围绕“奉献和感恩”的主题展开。滨海古园“启明星”志愿者老师唐康燕,从“教师节”话题切入,和学生探讨教师节设立的意义,品读感恩教师的优美诗句,分享和老师相关的“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引导学生体会来自老师的殷切期望和无私付出。小朋友们积极发言,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谢。此外,志愿者老师顾王莉和学生们分享了安眠古园墓地的一位老教师——被上海市民称为“慈善爷爷”张景棣的故事。她将自己采访张景棣家人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大家分享:张景棣作为“中间人”,出钱出力为有意愿资助者寻找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告诫家人不可以从慈善中受益一分钱;将原本可以给儿子的工作机会拱手让给其他更有需要的人……

    小顾老师一边讲,一边将张景棣相关照片、张老师手稿、学生寄来的感谢信给学生们传阅。同学们认真倾听,仔细传看,专注投入。此次“启明星”生命文化教育进校园行动属于古园墓地开展生命文化教育的一个新项目。启明星作为一颗明亮的晨星,为人们指引方向,带来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有过很多可爱的生命,他们或伟大或平凡,通过优秀的思想和行为,创造了积极而丰富的生命文化。项目命名“启明星”寓意他们就像启明星一样,照亮着后来者前行的道路。

    上海古园墓地开展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已近一年,“生命文化教育”主题思想已逐渐融入园区建设、业务开展和活动举办等各个细节。进校园行动是古园进一步将建设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社会影响力,承担起公墓的社会教育功能,实现“教学相长”所迈出的一个新步伐。后续进校园宣讲内容将继续围绕民俗知识、家训家风、古园墓地名人故事、普通人人生文化等生命文化教育相关内容展开。文 三布 | 图 李婧

 

【 字号:

返回